干燥综合征并不可怕——战胜病痛,享受健康(2)
发表者:协和医院 董振华
日期:2015-02-09
浏览次数:278
评论次数:0
躯体症状的影响较为重要。口眼干燥、关节疼痛是干燥综合征主要症状,由于外分泌腺体病变导致唾液和泪液分泌减少,患者可表现为持续、明显的口干(发生率约70~80%)和眼干,唾液缺乏严重者需频频饮水,进固体食物困难,常常并发龋齿、口腔念珠菌病和感染;泪液缺乏则欲哭无泪,视力下降,不仅可以并发眼内感染,甚至发生角膜溃疡、穿孔或永久性失明;反复的关节痛也经常让患者难以胜任日常工作,社交活动减少,甚至影响睡眠。这些躯体症状常使许多患者深受精神困扰和病痛折磨,逐渐变得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下降。
心理社会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干燥综合征是慢性病,病程长,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易反复发作,容易出现多系统损害,因此长期治疗或疗效不理想使患者受到严重心理困扰,可能加剧不良情绪的产生和生活质量下降,尤其是部分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甚至会产生恐惧及猜疑心理,部分患者出现多系统损害后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也是加重患者心理负担的重要因素。且该病多发于40岁以后的女性,家庭重担、经济压力及激素水平的改变等多重因素,使其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抑郁情绪的产生也与不同患者的性格密切相关,个性较为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的患者更容易产生抑郁。
以上情况提示医生在临床中不仅要做到对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更应关注患者精神情志方面的变化,注意心理疏导,相互沟通,以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正确发挥心理防卫机制的作用,消除心身病理状态,有效地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而言,采取积极的态度,保持乐观情绪,是战胜病痛,享受健康,力争早日康复的前提,首先要对本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包括以下几方面:
1.干燥综合症的病情轻重不一。目前认为本病系一异质性疾病,即由于患者的发病原因不同,遗传素质不同,因之很可能发病机制过程也不完全相同,从而临床表现的病程、轻重、类型、治疗反应、预后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有的患者可能病情很轻,几乎不需要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就能稳定终身,可以和健康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当然也有的患者发病即以肺、肝、肾脏等系统性损害起病方式,需要激素、免疫抑制剂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病情,减轻对身体的伤害。所以说,干燥综合征有病情轻重之别,并无病情早晚之分,有的患者常说什么晚期病变,实际指的是内脏损害的轻重程度。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
心理社会的因素也不容忽视。干燥综合征是慢性病,病程长,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易反复发作,容易出现多系统损害,因此长期治疗或疗效不理想使患者受到严重心理困扰,可能加剧不良情绪的产生和生活质量下降,尤其是部分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甚至会产生恐惧及猜疑心理,部分患者出现多系统损害后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所产生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也是加重患者心理负担的重要因素。且该病多发于40岁以后的女性,家庭重担、经济压力及激素水平的改变等多重因素,使其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抑郁情绪的产生也与不同患者的性格密切相关,个性较为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的患者更容易产生抑郁。
以上情况提示医生在临床中不仅要做到对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更应关注患者精神情志方面的变化,注意心理疏导,相互沟通,以唤起患者的积极情绪,正确发挥心理防卫机制的作用,消除心身病理状态,有效地改善生活质量。
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而言,采取积极的态度,保持乐观情绪,是战胜病痛,享受健康,力争早日康复的前提,首先要对本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包括以下几方面:
1.干燥综合症的病情轻重不一。目前认为本病系一异质性疾病,即由于患者的发病原因不同,遗传素质不同,因之很可能发病机制过程也不完全相同,从而临床表现的病程、轻重、类型、治疗反应、预后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有的患者可能病情很轻,几乎不需要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就能稳定终身,可以和健康人一样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当然也有的患者发病即以肺、肝、肾脏等系统性损害起病方式,需要激素、免疫抑制剂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病情,减轻对身体的伤害。所以说,干燥综合征有病情轻重之别,并无病情早晚之分,有的患者常说什么晚期病变,实际指的是内脏损害的轻重程度。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