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症的证候和中药治疗的药方
发表者:干燥综合症网
日期:2018-04-18
浏览次数:1646
评论次数:2
许多干燥综合症患者,在发现时都已经有好几年病史了,刚开始看西医,后来看中医,病情反反复复,中药、西药吃了一大堆。病情稳定后,仍愿意坚持用中药治疗。那干燥综合症的证候有哪些,症状表现如何,中医医生一般都开的什么中药服用的呢,一般说来,不管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都要规范,在中医看来,干燥综合症常见的有以下一些证候:
1、燥邪犯肺证
症状: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不易咯出。常伴胸痛、发热头痛、周身不爽等,舌红,苔薄黄而干或舌干,昔薄白,脉细数或浮数。
治法:清燥润肺止咳。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桑叶、甘草、人参须各10克,火麻仁15克,阿胶10克,麦冬20克,杏仁、枇杷叶各10克,茯苓20克,南沙参、北沙参各10克。
加减:兼有风热表证者,宜疏风润肺,方加桑否汤。
2、湿热蕴结证
症状:双手发胀,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红肿,胸闷纳差,渴不多饮,溲赤灼热,大便干或坚或黏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四妙散加减。制苍术、黄柏、牛滕各10克,薏苡仁20克,忍冬藤、草蘚、土茯苓、赤芍各15克,生甘草5克。
加减:伴有腮腺肿胀者,可加夏枯草15克,穿山甲10克;若关节红脚甚者可加生石膏30克。
3、燥热迫血证
症状:双下肢皮隐,或连成片,色呈紫红,伴口干舌燥,甚者高热时作,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治法:清热凉血,滋阴阴润燥。
方药:四妙明安汤加减。玄参15克,当归20克,金银花30克,生甘草15克,牡丹皮10克,沙参15克,石解20克,麦冬15克。
4、气血阻证
症状:恩腺部酸胀,口干明燥,咽千目涩,头晕目眩,皮肤粗糙,色治法:行气活血化。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克,牛膝10克,川芎15克,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赤芍、穿山甲、甘草、桔梗各10克。
加减:关节畸形,皮肤瘀斑且粗糙者,可加水蛭6克,廬虫10克等。
5、阴虚内热证
症状:长期低热缠绵,头晕且痛,面赤,耳鸣,五心烦热,腰酸足软,口干咽燥,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或光薄,质干,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生津润燥。
方药:青嵩鉴甲汤加减。生地黄15克,知母、青蒿、石斛、天花粉各10克,整甲15克,牡丹皮、地骨皮、丝瓜络、生甘草各10克。
加减:口干者加麦冬15克;多汗者加浮小麦30克。
6、肝肾阴虚证
症状:头晕耳鸣,口干目涩,视物模糊,两胁隐痛,爪甲枯萎,失眠盗汗,腰膝酸软,肢体倦息,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弦或细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生津。
方药: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加减。菊花、生地黄、熟地黄各10克,沙参、麦冬各15克,何首乌10克,白芍15克,牡丹皮10克,山萸
7、气阴两虚
症状:面色无华,气短自汗,动则气急,腰膝酸软,口干欲饮,大便干或溏,胃呆纳减,舌淡胖,舌边有齿印、尖红、少或或苔白,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滋阴补肾。
方药:补肺汤合生脉散、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黄、熟地黄、炒党参各15克克,当归10克,怀山药15克,白术、白芍、炙甘草、制首马、五味子各10克。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常用的中药处方,都说久病成良医,医生开中药时,可以供有兴趣的患者对照参考。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
1、燥邪犯肺证
症状: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不易咯出。常伴胸痛、发热头痛、周身不爽等,舌红,苔薄黄而干或舌干,昔薄白,脉细数或浮数。
治法:清燥润肺止咳。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桑叶、甘草、人参须各10克,火麻仁15克,阿胶10克,麦冬20克,杏仁、枇杷叶各10克,茯苓20克,南沙参、北沙参各10克。
加减:兼有风热表证者,宜疏风润肺,方加桑否汤。
2、湿热蕴结证
症状:双手发胀,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红肿,胸闷纳差,渴不多饮,溲赤灼热,大便干或坚或黏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四妙散加减。制苍术、黄柏、牛滕各10克,薏苡仁20克,忍冬藤、草蘚、土茯苓、赤芍各15克,生甘草5克。
加减:伴有腮腺肿胀者,可加夏枯草15克,穿山甲10克;若关节红脚甚者可加生石膏30克。
3、燥热迫血证
症状:双下肢皮隐,或连成片,色呈紫红,伴口干舌燥,甚者高热时作,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治法:清热凉血,滋阴阴润燥。
方药:四妙明安汤加减。玄参15克,当归20克,金银花30克,生甘草15克,牡丹皮10克,沙参15克,石解20克,麦冬15克。
4、气血阻证
症状:恩腺部酸胀,口干明燥,咽千目涩,头晕目眩,皮肤粗糙,色治法:行气活血化。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克,牛膝10克,川芎15克,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赤芍、穿山甲、甘草、桔梗各10克。
加减:关节畸形,皮肤瘀斑且粗糙者,可加水蛭6克,廬虫10克等。
5、阴虚内热证
症状:长期低热缠绵,头晕且痛,面赤,耳鸣,五心烦热,腰酸足软,口干咽燥,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或光薄,质干,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生津润燥。
方药:青嵩鉴甲汤加减。生地黄15克,知母、青蒿、石斛、天花粉各10克,整甲15克,牡丹皮、地骨皮、丝瓜络、生甘草各10克。
加减:口干者加麦冬15克;多汗者加浮小麦30克。
6、肝肾阴虚证
症状:头晕耳鸣,口干目涩,视物模糊,两胁隐痛,爪甲枯萎,失眠盗汗,腰膝酸软,肢体倦息,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弦或细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生津。
方药:一贯煎合杞菊地黄丸加减。菊花、生地黄、熟地黄各10克,沙参、麦冬各15克,何首乌10克,白芍15克,牡丹皮10克,山萸
7、气阴两虚
症状:面色无华,气短自汗,动则气急,腰膝酸软,口干欲饮,大便干或溏,胃呆纳减,舌淡胖,舌边有齿印、尖红、少或或苔白,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健脾,滋阴补肾。
方药:补肺汤合生脉散、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黄、熟地黄、炒党参各15克克,当归10克,怀山药15克,白术、白芍、炙甘草、制首马、五味子各10克。
以上就是中医治疗干燥综合症常用的中药处方,都说久病成良医,医生开中药时,可以供有兴趣的患者对照参考。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