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干燥综合征医学知识干燥综合症治疗 中医是如何看待和治疗干燥综合症的

中医是如何看待和治疗干燥综合症的

发表者:收集   日期:2015-04-13   浏览次数:397   评论次数:0  
    中医博大精神,越来越多的人偏爱中医治疗,中医治疗的副作用较小,对于干燥综合症可以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长期坚持耐心治疗一定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患者需要补充体内必需的维生素B,避免口唇干裂,应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作息,避免熬夜,定时定量进餐,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干燥综合症的中医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
    干燥综合征是因人体津液亏损,造成局部或全身出现以干燥为主要特征的病证。病 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可致多脏器受损。其临床辨证,首当辨其虚实表里。大抵感受外邪(燥热之邪)致病者,多属表属实,起病急,病程短。而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弱, 失治误治,久病及里者,耗伤肺、肾、肝、脾、胃之阴液,致阴虚津亏者,属里属虚,起病缓慢,病程较长。里虚证再复感外邪者,多属虚中夹实之证。临床详辨主次,分别论治。
    1.燥邪犯肺证
    本证又称燥气伤肺证,是外感燥邪或感受风热化燥伤阴,以致肺津耗伤的一类病证。 症状: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难以咯出,常伴有胸痛、发热头痛、周身不爽等,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
    治法:清肺润燥止咳。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
    桑叶10g 石膏20g 甘草10g 人参须10g 火麻仁15g 阿胶10g 麦冬20g 杏仁10g 把叶10g 云苓20g 南北沙参各10g 。
    加减:兼有风热表证者,宜疏风润肺,方用桑杏汤。
    中成药:辫羊清肺丸,每次1丸,每日2次,合养阴清肺膏,每次10时,每日3次。
    临床体会:本证是以外感燥邪或因风热之邪耗伤津液以致肺燥,临床突出一个"干"字:干咳、鼻干、口干、咽干、皮毛干等等。而与肺阴虚证表现的"干"有所不同, 肺阴虚证是由病久未愈而体弱汗出太过,或因邪热燥气损耗肺阴,肺津不布,失其滋润 而成,临床表现为阴虚内热之象,与本证不同。
    2.肺肾阴虚证
    症状: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咳嗽少痰,心烦少寐,骨蒸潮热,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清肺益肾,滋阴生津。
    方药:百合固金汤化裁。
    生地10g 熟地10g 麦冬10g 玄参10g 百合10g 沙参15g 青果10g 阿胶10g 桔梗10g 贝母10g 知母12g 山药10g。
    加减:口咽干燥甚者,可加芦根、甜柿霜、乌梅。阴虚内热者加地骨皮、自薇、鳖甲。
    中成药:麦昧地黄丸,每次1丸,每日2次。
    3.肝肾阴虚证
    症状:眩晕耳鸣,口干目涩,视物模糊,两胁隐痛,爪甲枯脆,失眠盗汗,腰膝酸软,肢体麻木,筋脉拘急,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弦或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生津。 方药:一贯煎合左归饮加减
    枸杞子15g 菊花10g 生地10g 熟地10g 沙 参15g 麦冬15g 首乌10g 白芍10g 旱莲草10g 木瓜10g 山萸15g 桑椹10g 。
    加减:眼干涩,视物模糊者,加斛。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每次6g,每日3次。石斛夜光丸,每次1丸,每日2次。
    4.脾胃阴虚证
    症状:舌干口燥,干呕昵逆,饥不欲食,胃院隐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稍数。
    治法:健脾益胃,养阴生津。 方药:益胃汤合玉女煎加减。
    沙参l5g 麦冬l5g 石斛 l0g 生地l0g 玉竹l5g 白苟l0g 知母l0g 甘草l0g 玄参l0g 。
    加减:若脾阴不足而致"脾约"证,见大便难,宜用麻子仁丸。
    中成药:养胃舒冲剂,每次1袋?每日3次。
    5.气血痕阻证
    症状:口干咽燥,眼干目涩,头晕目眩,皮肤粗糙,色暗发斑,四肢关节疼痛或伸不利,舌质暗少津,或青紫有痕点,脉细涩。
    治法:益气活血化痰。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l0g 生地l5g 赤芍l0g 鸡血藤30g 桃仁l0g 红花10g 牛膝l5g 鹿衔草l0g 穿山甲l0g 甘草l0g。
    加减:关节畸形,皮肤痕斑且粗糙者,可加水蛭、庶虫等。
    中成药:大黄庶虫丸,每次1丸,每日2次。
    临床体会:本证在干燥综合征可单独存在,但往往与前述各证兼夹出现,临床应用心辨析。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
关于《中医是如何看待和治疗干燥综合症的》的评论
暂无评论,欢迎发表您的见解。
发表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