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忽视的“干燥综合征”
发表者:上海仁济医院 吕良敬
日期:2015-03-01
浏览次数:328
评论次数:0
案例:这几年来,赵女士的牙齿像风化了一样,龋得很厉害,为了补牙,已经往返医院很多次了,现在满口已经没有一颗好牙。更为奇怪的是,这几年来眼睛干涩,没有眼泪,不管怎么哭都是“干打雷不下雨”,而且口干舌燥,不及时补水便口渴难忍。被怪病缠身的赵女士最近才知道,原来自己是患上了“干燥综合征”。
导语:眼干、口干、鼻干……当你感觉自己全身皮肤腺体似乎都处于“干涸”状态时,可要当心干燥综合征来袭。它在结缔组织病中患病率高居前列。干燥综合征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上海仁济医院的吕良敬主任。
不能忽视的“干燥综合征”
——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吕良敬主任
据报道,我国的干燥综合征患病率为0.3%~0.8%,而在国外的患病率则高达0.5-1%。吕主任介绍,干燥综合征好发于30岁以上的女性,比例高达90%。干燥综合征患病率为何如此之高?面对干燥综合征,我们到底该怎么办?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介绍一下干燥综合征,让读者对干燥综合征有个全面的认识。
干燥综合征因何而起?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但国内外医学者普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免疫内分泌: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免疫炎症反应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跟个人的免疫系统紊乱有很大的关系。此外,因为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多数是女性,专家推测,这可能跟性激素有关,但目前还没有定论。
2、遗传基础:如果家人中有类风湿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的病史,那你患干燥综合征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患者家族中本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的发病率。
3、外界环境:主要指病毒感染。据研究发现,很多病毒,如EB病毒,丙肝,乙肝,艾滋病毒都有可能引发干燥综合征。
如何早期发现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口干、眼干。但一部分病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在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同时一部分老年女性,并没认识到口干、眼干也是一种病。因此,从起病到确诊往往少则几个月,长可达10余年,并且常在出现明显内脏损害,如肾小管酸中毒、肺间质纤维化后才确诊,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如何早期发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医生和病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考虑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1)口干和/或眼干,不典型的关节痛,尤其是老年女性,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让医生诊断是否患上了干燥综合征。
(2)近几月或几年迅速出现龋齿或牙齿脱落。如果出现牙齿慢慢变黑,然后一片一片的往下掉的情况,这时就应该警惕是否患上了干燥综合征。
(3)成年人反复出现腮腺肿大。 当干燥综合征累及到腮腺,就容易出现反反复复的腮腺肿胀。
(4)出现反复的不明原因发烧、疲劳的症状。少数干燥综合征患者早期仅表现低热、疲劳乏力等症状。
警惕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有些人或许会有疑惑,为什么自己类风湿因子很高,最后却被确诊为干燥综合征呢?实际上干燥综合征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类风湿因子和血沉都可以很高,二者都有关节疼痛,所以临床上常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不是干燥综合征,但是部分肯定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多年之后可出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出现口、眼干等症状,但较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症状轻。
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是指在已有肯定诊断的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病等基础上出现了干燥综合征。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所有的自身免疫病均可出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但最为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明确,有典型的关节肿痛、晨僵、骨侵蚀,在此基础上又出现口干、眼干等症状,经口腔科、眼科检查及血液化验符合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即可诊断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约有一半左右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会出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尤其好发于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病人。
生活细节很重要
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要预防和治疗干燥综合征,就必须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
1、保持心情愉快,对于任何的疾病都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只要发现及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干燥综合征完全可以控制和治疗的,所以患者无须有太大的压力。
2、注意口腔卫生。口干、唾液少、龋齿和舌皲裂者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细菌增殖,有龋齿者要及时修补。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选用软毛牙刷为宜,饭后漱口。
3、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包括丝瓜、芹菜、黄花菜、藕和山药等,避免吃辛辣、油炸、过咸和过酸的食物,平时的营养品不能限制太严。忌烟酒,减少物理因素的刺激,平日用麦冬、铁皮枫斗、沙参和甘草等中药泡水代茶饮保持口腔湿润。
4、多喝水。牙齿需要唾液保护,因为唾液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干燥综合征患者嘴巴干涩,缺少唾液,需要多喝水,补充唾液来保护牙齿。
5、保护眼睛:眼泪少使眼干涩,防御功能下降,可引起角膜损伤,易发生细菌感染、视力下降及其它眼病,应注意防止眼干燥,可用人工泪液点眼;有眼刺激症者用2%乙酰半胱氨酸眼液,3~4次/日。另外1%环孢素眼液滴眼,2~3次/日,可显著增加泪液分泌。一般来说,人工眼泪水没有抗生素,是可以长期使用的。
6、尽可能避免使用能使外分泌腺体分泌减少引起口干的药物。如:(1)抗胆碱类药;(2)抗高血压药:α-阻滞剂(可乐定),β-阻滞剂(心得安);(3)利尿剂;(4)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阿米替林等;(5)肌痉挛药:胺苯环庚烯、美索巴莫;(6)泌尿系用药:乌拉胆硷、羟丁宁;(7)帕金森用药:卡比多巴、左旋多巴;(8)减充血剂:扑尔敏、左旋麻黄硷等。
治疗宜中西结合
吕主任指出,干燥综合征跟一般的慢性疾病没有太大的区别,没有传染性,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患者需定期随访,配合医生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转化成其他疾病。对于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吕主任提倡中医结合。
治疗干燥综合症,一般需要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这几乎是风湿科研究者的共识。在以往的国内外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指南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是西药治疗,而且治疗效果较好为肯定。而中医在这一块涉及的相对来说比较少。对待干燥综合征,首先要考虑西医治疗。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觉得西药毒性比较大,而中药相对来说副作用比较小。对此,吕教授建议,干燥综合征患者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同时可以在正规中医师的指导下配合使用中药,中医结合,以降低并发症的危险。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
导语:眼干、口干、鼻干……当你感觉自己全身皮肤腺体似乎都处于“干涸”状态时,可要当心干燥综合征来袭。它在结缔组织病中患病率高居前列。干燥综合征严重威胁了人们的健康,为此我们特地采访了上海仁济医院的吕良敬主任。
不能忽视的“干燥综合征”
——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吕良敬主任
据报道,我国的干燥综合征患病率为0.3%~0.8%,而在国外的患病率则高达0.5-1%。吕主任介绍,干燥综合征好发于30岁以上的女性,比例高达90%。干燥综合征患病率为何如此之高?面对干燥综合征,我们到底该怎么办?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介绍一下干燥综合征,让读者对干燥综合征有个全面的认识。
干燥综合征因何而起?
干燥综合征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但国内外医学者普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免疫内分泌: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免疫炎症反应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跟个人的免疫系统紊乱有很大的关系。此外,因为干燥综合征的患者多数是女性,专家推测,这可能跟性激素有关,但目前还没有定论。
2、遗传基础:如果家人中有类风湿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的病史,那你患干燥综合征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流行病学调查证明患者家族中本病的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的发病率。
3、外界环境:主要指病毒感染。据研究发现,很多病毒,如EB病毒,丙肝,乙肝,艾滋病毒都有可能引发干燥综合征。
如何早期发现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口干、眼干。但一部分病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在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同时一部分老年女性,并没认识到口干、眼干也是一种病。因此,从起病到确诊往往少则几个月,长可达10余年,并且常在出现明显内脏损害,如肾小管酸中毒、肺间质纤维化后才确诊,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如何早期发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医生和病人共同关心的问题。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要考虑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1)口干和/或眼干,不典型的关节痛,尤其是老年女性,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让医生诊断是否患上了干燥综合征。
(2)近几月或几年迅速出现龋齿或牙齿脱落。如果出现牙齿慢慢变黑,然后一片一片的往下掉的情况,这时就应该警惕是否患上了干燥综合征。
(3)成年人反复出现腮腺肿大。 当干燥综合征累及到腮腺,就容易出现反反复复的腮腺肿胀。
(4)出现反复的不明原因发烧、疲劳的症状。少数干燥综合征患者早期仅表现低热、疲劳乏力等症状。
警惕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有些人或许会有疑惑,为什么自己类风湿因子很高,最后却被确诊为干燥综合征呢?实际上干燥综合征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类风湿因子和血沉都可以很高,二者都有关节疼痛,所以临床上常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不是干燥综合征,但是部分肯定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多年之后可出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出现口、眼干等症状,但较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症状轻。
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是指在已有肯定诊断的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病等基础上出现了干燥综合征。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所有的自身免疫病均可出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但最为常见的是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明确,有典型的关节肿痛、晨僵、骨侵蚀,在此基础上又出现口干、眼干等症状,经口腔科、眼科检查及血液化验符合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即可诊断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约有一半左右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会出现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尤其好发于中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病人。
生活细节很重要
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要预防和治疗干燥综合征,就必须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
1、保持心情愉快,对于任何的疾病都是最好的治疗方式。只要发现及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干燥综合征完全可以控制和治疗的,所以患者无须有太大的压力。
2、注意口腔卫生。口干、唾液少、龋齿和舌皲裂者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细菌增殖,有龋齿者要及时修补。每天早晚至少刷牙2次,选用软毛牙刷为宜,饭后漱口。
3、多吃滋阴清热生津的食物,包括丝瓜、芹菜、黄花菜、藕和山药等,避免吃辛辣、油炸、过咸和过酸的食物,平时的营养品不能限制太严。忌烟酒,减少物理因素的刺激,平日用麦冬、铁皮枫斗、沙参和甘草等中药泡水代茶饮保持口腔湿润。
4、多喝水。牙齿需要唾液保护,因为唾液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干燥综合征患者嘴巴干涩,缺少唾液,需要多喝水,补充唾液来保护牙齿。
5、保护眼睛:眼泪少使眼干涩,防御功能下降,可引起角膜损伤,易发生细菌感染、视力下降及其它眼病,应注意防止眼干燥,可用人工泪液点眼;有眼刺激症者用2%乙酰半胱氨酸眼液,3~4次/日。另外1%环孢素眼液滴眼,2~3次/日,可显著增加泪液分泌。一般来说,人工眼泪水没有抗生素,是可以长期使用的。
6、尽可能避免使用能使外分泌腺体分泌减少引起口干的药物。如:(1)抗胆碱类药;(2)抗高血压药:α-阻滞剂(可乐定),β-阻滞剂(心得安);(3)利尿剂;(4)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去甲阿米替林等;(5)肌痉挛药:胺苯环庚烯、美索巴莫;(6)泌尿系用药:乌拉胆硷、羟丁宁;(7)帕金森用药:卡比多巴、左旋多巴;(8)减充血剂:扑尔敏、左旋麻黄硷等。
治疗宜中西结合
吕主任指出,干燥综合征跟一般的慢性疾病没有太大的区别,没有传染性,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患者需定期随访,配合医生治疗,如果治疗不及时,很有可能会转化成其他疾病。对于干燥综合征的治疗,吕主任提倡中医结合。
治疗干燥综合症,一般需要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这几乎是风湿科研究者的共识。在以往的国内外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指南中,大家普遍采用的是是西药治疗,而且治疗效果较好为肯定。而中医在这一块涉及的相对来说比较少。对待干燥综合征,首先要考虑西医治疗。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觉得西药毒性比较大,而中药相对来说副作用比较小。对此,吕教授建议,干燥综合征患者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同时可以在正规中医师的指导下配合使用中药,中医结合,以降低并发症的危险。 (注:干燥综合症病人或亲属可加QQ群交流,群号: 118194945 ,本网站站长私人微信号: ssgzz88 )